放风筝的心情

推荐人:陈建兴 来源: 时间: 2017-11-22 20:51 阅读:

 

  每当头上有风筝掠过,像自由的精灵在飞舞,便想起弄堂的童年。我爬上家里的屋顶,坐在“老虎窗”上,左手拿着线板放线,右手拉着线不断抖动着,风筝越放越高。

  儿时的风筝不像现在的风筝材质那么多,那么巧,花样繁多,我们只有双手,竹篾和薄纸,关心的是风筝飞得多高多远。

  做风筝不算复杂,找弄堂有人丢弃的断扁担、破箩筐、竹篱笆,实在找不到就劈自家筷子笼里的筷子做风筝骨子。记得看到过曹家渡16路电车站旁有家竹器店,师傅将竹篾浸水令其软身,再用刀将其剖开……我把二根筷子劈成四爿,削成二横一纵的竹篾,二横的稍短,一纵的稍长,用铅笔刀片把三根竹篾刮削得粗细均匀、光滑,再用砂皮打磨一会就成了风筝骨子。我做的骨子呈“干”字形的骨架,用细线把三根竹篾扎紧,固定住。家里没有糨糊,就用剩饭的米粒贴风筝纸。糊风筝的纸是去曹家渡战斗文具店买来的透明薄纸,更多的时候是撕下自己写毛笔的大楷薄纸,风筝的尾巴则是用写过的练习薄纸一节节粘接成的,有二米多长。

  做完,隔天我拿着风筝兴冲冲来到中山公园大草坪上。蔚然的天空中,已有几只翱翔的风筝。我左手拿起风筝,右手捏着线板,一直在草坪上狂奔,起初以为风筝升空了,直到我满头大汗跑累了停了下来,发现风筝却在草坪上被拖拽着,非但没飞起来,还拖坏了。心情糟透了。

  回到家,我把拖坏的风筝用薄纸打上了“补丁”。没心思再去中山公园了,就让弟弟在家门口搭的台子上,手撑着丫杈头,我把风筝线放在U形丫槽里,弟弟高高撑起,我在下面左手拿线板,右手拉着风筝线开始奔跑。风筝升空了,过了弄堂的架空电线,我便让弟跳下台子,不用再撑丫杈头了。已在空中的风筝力量很大,线绷得特别紧,一阵风吹来,风筝左右摇摆,直翻跟头,我吓得大叫。这时,哥哥接过风筝,拉着抖了几下,风筝又飞稳了,他又把线还给了我。

  风筝愈飞愈远,我的眼神一刻也不敢离开我的“天使”。天,澄明圣洁;云,洁白无瑕;风,无忧无虑;风筝,自由自在。正乐不可支的时候,风筝却不停地在空中翻跟头,最后,一头猛扎下来,消失在视线中,我那高兴劲儿顿时烟消云散。我顺着风筝掉落的方向,走过了一条又一条弄堂,在房顶、树枝、电线杆上寻找着风筝的下落,没有发现自己的风筝,却在安西路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只人家“放飞”的风筝。我爬上围墙搭着又爬上了大树,把有点破损的风筝捡了回来,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我放风筝的线是拿母亲做针线的棉纱线的,风筝跑了,线再也回不到母亲的线板上了。那时,买线要线票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晚上,母亲灯下做针线活。发现棉纱线不翼而飞了,她瞪大着眼睛看着我,我自知躲不过去了,只得如实坦白,换来的是母亲的一顿责骂。

  捡来的风筝很快又在天空中飞翔了,此时我已有些经验了,在放飞的过程中,把线扯断拉住,用纸剪成若干个空心小圆圈,串在风筝线上,再一拉一抖的,小圆圈顺着风筝线往风筝一点点靠拢,直到贴上风筝,弄堂的小孩说这是帮风筝“送饭”。

  风筝飞得太高太远了,风筝线荡成了一个大弧线,怕被弄堂电线缠住,我开始收线了,风筝愈靠愈近,缓缓落下,马上就要回到手中了,可惜,还是被弄堂的架空线缠住了,几经努力,风筝还是挣脱不了,只能扯断了风筝线。

  一顿“竹笋烤肉”后,母亲把做针线活不多的线板线团统统藏在梳妆台里锁掉了,这下,我没线放风筝了。看到弄堂里别的孩子拉着长长的线,牵动着风筝,也深深牵动着我的心。

  弄堂里总有几个老太在家门口的暖阳里纳鞋底,做针线活。她们针线篮中一只只的线团吸引了我的眼球。我把小皮球踢到了她们的针线篮旁,趁机抓走了几个线团就溜了。第二天,我牵着风筝又来到中山公园的大草坪。这次我没有再劈家里的筷子。我在长宁路476弄口的妇女食堂门口捡了个破蒸笼,劈成竹篾做成了一个大风筝,还画了一个大花脸。风筝一会高飞,一会低晃,翩翩起舞。草坪上观看我放风筝的人不少,个个仰面朝天,指指点点,议论着,夸奖我的风筝放得好。我听着沾沾自喜,更来劲了,在草坪上一阵狂命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一阵大风吹来,风筝的尾巴被吹断了,摇摇晃晃地飞走了,连翻了十几个跟头便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我一屁股坐在了草坪上。

 

作者:陈建兴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小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