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运输中的港口较量

推荐人: 徐音 来源: 时间: 2017-10-04 16:59 阅读: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港口作为水陆联运的运输集结点和枢纽,是联接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以及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而海运即是联接港口与港口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作为一名改革开放初期就从事海运业的参与者,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集装箱船的升级换代,中国物流的日趋国际化,我见证了上海、中国以及世界的海运发展,也见证了海运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记得在1989年初,我刚进入驻中国的美国海陆联运公司时在上海做业务,当时外国大船都不能开进上海码头。从中国出口的货物只能依靠运载量仅在几百个标箱的小驳船拉到香港或者新加坡后才能转装上母船。那时母船的装载量也就在2000-6000标箱左右。

  我曾经根据培训计划在装载量6800标箱的新集装箱船上体验过航海生活。乘飞机到香港后登上母船去新加坡,历经5天的海上航行。当我微微颤颤爬在长长的舷梯上时,有一种爬不到头的感觉,惊叹这船怎么这么高这么大。在船上,除了有宽敞的现代化控制驾驶室和机器轰鸣的机舱,还有舒适的船员休息室,影视娱乐厅,温馨小酒吧和游泳池等。晚上睡觉时,我期盼船能缓缓地摇动,如同睡在摇篮里一样。失望的是,望着窗外大船在航行中劈波斩浪,但纹丝不晃。

  而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装载量已达到21413标箱,比我航海体验时的船大三倍还多。上海港的码头也从以前的外高桥码头发展到洋山深水港 ——世界最大的海岛型深水人工港。国际班轮每日繁忙地进出于洋山码头,上海真正拥有了能够全天候接纳最新一代集装箱船的深水码头。这使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更好地与世界相连,大大提高了上海港的国际竞争力。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以及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实至名归。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大国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海运量已占世界国际海运量的三分之一,中国海运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有市场就有竞争。在世界海运的各种竞争中,国内外海运人无论是高层决策者还是具体的操作人员也进行着无声的较量。

  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海运业有时也面临市场萎缩、需求不足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中远、中海合并组建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已位居世界排名第四大航运公司,对未来抵御航运市场周期性波动风险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升了竞争力,以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跻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运企业之列。

  除了中远中海船公司合并的大举措外,中外海运操作工人之间暗中的较量也比比皆是。记得有一次有一批游艇要出口到迪拜,通常游艇出运要用开顶箱来装运。但是开顶箱属于特种箱型,费用要高出普通箱型很多。为了节省成本提高竞争力,发货人决定采取普通集装箱来出运。可是这么大的游艇,又没有轮子如何装进去呢?装卸工人里有聪明才智的人还真不少,他们建议把竹子削成竹片,垫在游艇下,然后将游艇轻轻滑入集装箱里再加以固定。游艇顺利装入普通箱出运了……

  海运业发展到如今,除了规模化,全球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低成本战略外,创新商业模式、改变传统的航运经营模式,将会是重点。“一带一路”带来了契机,此战略继承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合作、共赢理念,以海陆运输通道为纽带把众多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有助于欧盟经济稳定复苏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从而创造出可观的全球海运贸易需求。

  需求有了,但世界海运业中的竞争,以及各国海运人暗中的较量也会加剧。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徐音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小船阅读